今年以来,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密集落地,各类金融机构持续完善个人消费贷款产品,丰富消费融资场景,支持和鼓励居民消费。其中,消费金融公司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消费信贷产品,与银行进行差异化竞争,促进提升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为有效激活消费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由曦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与银行相比,消费金融公司能够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解决他们在购买大额消费品时的资金难题。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信贷产品,消费金融公司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此外,消费金融公司还通过下调利率和分期付款等方式,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进一步刺激消费。
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山东省蒙阴县桃墟镇花果庄贷款支持客商收购蟠桃。(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在刚刚过去的“6·18”年中大促,各家银行纷纷推出消费优惠活动,提升消费者的购物积极性。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也积极开展行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例如,马上消费金融旗下安逸花商城在其手机数码等10多个分会场上线“钜惠立减千元”等优惠活动;海尔消费金融推出为期12天的“年中大促 开幸运盲盒”活动,受邀用户可以通过抽盲盒的形式赢取最高1万元的现金红包,以及享受各类免息券等共9项权益。
马上消费金融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主动适应、把握数字化转型变革大趋势,以主打线上消费的“节日经济”为重要窗口,持续丰富服务场景,为扩内需、促消费保驾护航。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同样“画面感”满满。
自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围绕“以旧换新”,地方层面纷纷出台相关行动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力度。其中,汽车、家电、家装等成为发力重点。
以海尔消费金融为例,其在专卖店开展“以旧换新”活动的同时,还在山西试点上线手续费可以购买海尔家电,全流程线秒即可完成贷款分期审批,使成交客单价提高了2.7倍。
消费金融公司的服务主要面向传统商业银行无法触及或者服务不充分的中低收入人群,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进城务工人员乐动·LDSports、蓝领工人等,这类人群属于新市民范畴。在贷款金额和期限方面,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金额相对较低、贷款期限较短且较灵活。
对于新市民的定义,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发文称,新市民是指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及其他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专院校学生等常住人口。目前,我国约有3亿新市民,这类人群在成家、创业、就业、教育乐动·LDSports、医疗等领域有非常旺盛的资金需求。
聚焦新市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完善消费场景和金融产品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例如,兴业消费金融为具有稳定收入的年轻白领客户量身打造“优客通”,解决资金错配问题,有效支持租房、家装等消费开支。同时,其还推出“家庭消费贷”、支持大学生群体的“兴才计划”和支持职场新人的“立业计划”三大普惠金融产品体系。
中原消费金融则在新市民群体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微信、支付宝、京东等平台创新消费金融服务,开发三类新市民专属产品——新市民H5全流程、新市民微信小程序产品、新市民支付宝小程序产品,多渠道满足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
兴业消费金融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金融机构向未能充分享受到传统银行贷款服务的大众提供消费金融产品,实现与传统银行的“客群互补、错位竞争”。在消费金融公司服务的客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市民。与传统银行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可凭借响应速度快、创新活力强等特点,在服务新市民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全国已成立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显示,去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实施差异化特色化举措,不断发挥专营机构优势,有力促进消费稳步恢复。截至2023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2087亿元和11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和38.2%。
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也显得愈发重要,并已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今年3月修订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涉及贷款信息披露、催收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
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消费金融公司正在积极行动。比如,招联消费金融围绕“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闭环”开展消保全流程数字化能力建设,并围绕个人征信、反欺诈、消费金融基础知识等主题,制作系列原创视频,向消费者传递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技巧。
由曦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当加强消费者教育,增强消费者的风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其次,应当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再次,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和合规,避免出现欺诈和不良贷款等问题。同时,应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首先,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信贷门槛较高,限制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信贷获取;其次,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和费用高,高利率和隐性费用增加了消费者的还款压力,影响消费意愿;再次,服务覆盖面有限,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覆盖不足。
“第一,应降低信贷门槛,开发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产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第二,在定价方面,降低利率和费用,提升服务透明度,让消费者清晰了解贷款成本;第三,扩展服务覆盖面,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实现远程信贷服务覆盖,扩大服务半径。”张雪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