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出海”至今,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再度将视野放到了“海外”。
截至2024年3月28日,乐信(Nasdaq:LX)、陆金所控股(LU.N:、奇富科技(Nasdaq:QFIN、03660.HK)、信也科技(NYSE:FINV)等8家上市金融科技企业纷纷发布2023年年报。综合来看,大部分公司的营收与净利润均有所增长。但数据也显示,行业普遍存在逾期率上升的情况。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一方面,目前行业新增贷款速度变慢,逾期稀释效应下降,导致逾期率上升。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使得部分企业放低获客标准,也是造成逾期率上升的因素之一。近期,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深入消费金融市场,使得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一背景下,不少企业都在寻求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有上市金融科技企业负责人就向记者坦言,国内的激烈竞争是促使部分公司选择出海的原因。
从营收规模来看,除了头部的陆金所控股持续压降规模、奇富科技营收略有减少之外,其他企业均有同比14%—43%不等的增幅,大部分企业的净利润也都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报中各家企业普遍提到了资产质量承压的情况。比如,乐信2023年一季度、四季度90+逾期率分别为2.53%、2.9%;信也科技分别为1.41%、1.93%;奇富科技分别为2.18%、2.35%。对此,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向记者表示,除去宏观环境因素之外,目前行业的需求也在萎缩,新增贷款投放速度变慢,逾期稀释效应下降,导致逾期率上升。
记者了解到,优化风控体系,细化客群与定价是较多企业选择的做法。陆金所控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赋能小微金融领域,公司通过大力发展消费金融,进入多元化的细分市场。而公司贷款投向的多元化,意味着消费金融与小微金融可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实现风险抵冲,降低了业务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公司抗风险能力和韧性进一步增强,长期资产表现将更加均衡和稳健。维信金科方面表示,将通过完善多元评分来调整风控政策,进行重大模型升级和复杂测试来持续优化风险管理框架。此外,公司还将引入全面的客户特征维度,从而更精准地判断目标客群风险状况。
奇富科技首席风险官郑彦则通过财报表示,2023年四季度在风控方面产生了一定挑战,为此奇富科技减少了高风险、长期贷款的敞口,并通过提升不承担信贷风险的服务比例来进一步降低总体风险。郑彦表示,2024年年初至今,一系列举措已经开始对风险指标产生了积极影响,预计相关数据在2024年将逐步改善。
乐信则是全面升级风险团队,在2023年年末迎来新任CRO乔占稳。乔占稳此前一直担任蚂蚁消费金融的风控负责人。在业绩交流会上,乔占稳表示,接下来公司计划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新发放贷款的风险水平持续下降。首先,拓展利用更多核心数据源,全面提升风险识别、客户分析、偏好识别和稳定性识别能力。其次,将继续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模块化建设,提高风险策略的标准化水平。最后,将通过创建多种产品,如策略机器人等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实验平台,开发智能风险管理产品能力。该工具将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乐信也会继续提升识别高风险客户的能力,并采取各种措施,例如关闭账户、减少信贷额度和截取交易,以减少拖欠贷款的产生。
需要指出的是,行业竞争或许也是加剧行业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乐信CEO肖文杰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行业竞争加剧使得行业风险水平上升,并给企业带来了短期的盈利压力。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也向记者表示,市场竞争激烈使得部分企业获客标准降低也是造成逾期率上升的因素之一。
目前小微、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情况如何?从参与主体来看,除了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之外,近期互联网平台在这一领域也动作频频,比如,快手于近日获得网络小贷牌照、财付通小贷与美团小贷ABN发行双双获批等。一面是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平台自带庞大流量,另一面是银行不断下沉以及消费金融纷纷组建自营渠道,金融科技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挑战。
在嵇少峰看来,市场新入局大平台势必会给上市金融科技企业带来压力,金融科技企业原先的流量来源被平台自身消化,加上消费金融公司着力拓展自营渠道,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产生影响,自然使得金融科技企业新增业务量有所下降。“由于技术同质化严重,在未来的消费金融市场格局中,金融科技企业没有多少明显的竞争优势,关键仍在于营销与流量的入口掌握在谁手里。”嵇少峰谈到。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向记者表示,我国消费金融业务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基本处于红海市场。部分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流量优势,但是随着银行自营业务利率不断下降,这种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大量的优质客群偏爱从银行直接获取低息贷款乐动体育中心。而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主要的优势在于灵活服务长尾客户。
王蓬博也表示,接下来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上,头部企业或许会更加突出,受到资产质量和技术能力的加持乐动体育中心,此前消金牌照融资渠道也更广,意味着资金成本更低。金融科技企业除了业务运营更加灵活之外,与场景的结合度更高也是优势之一。
一系列背景下,不少金融科技企业也向海外业务投入了更多资源。目前,信也科技已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建立了金融科技平台。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国际业务已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加85.9%,占集团净收入的比重达到17%。维信金科则在2023年于香港地区推出本地化的消费金融品牌CreFIT维信,并收购一家在葡萄牙银行注册的信贷机构,从而进军欧洲市场。
乐信则在业绩交流会上提到,出海是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之一,目前公司在东南亚与南美初步展业,但尚处于发展早期故规模不大。嘉银科技相关负责人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非洲市场一直是公司海外业务布局的焦点,尽管当地市场面临种种风险考验,但盈利表现仍持续呈上升态势。而在东南亚市场,公司也将持续加码在印度尼西亚市场的投入。
回望2017年前后的金融科技“出海潮”,7年过去,如今海外市场是否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平台在海外的竞争优势是否明显?对此,王诗强表示,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国内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技术、风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是海外政策风险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金融科技业务也面临不小压力。
嵇少峰也告诉记者,海外市场的确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类现金贷产品受当地国家的数据和金融监管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经济发达国家往往在金融监管和数据治理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安排,而不发达国家的数据环境、数据质量又相对较差,这都使得我国的金融科技企业开展业务带来困难。我国的平台在海外的竞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先发优势,由于这些平台在国内都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运营考验,所以无论是智能风控技术,还是场景和营销渠道的把控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本土企业在监管资源、市场资源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我国平台在海外的竞争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乐动体育中心乐动体育中心